我市將加快農村公路建設,重點實施縣鄉道升級改造、通自然村水泥路等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通鄉(鎮)主要縣道全部升級為三級公路標準,集中居住25戶以上人口自然村基本實現通水泥路。為保障如期實現建設目標,市里建立了財政補貼機制,規定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由省、市、鄉(鎮)人民政府共同籌集??h道升級改造和縣道上的危橋拆除重建項目積極爭取羅霄山片區縣道升級改造補助資金,不足資金(含征地拆遷補償費用)由市財政兜底配套解決。其它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市財政實行獎補政策,定額包干使用(含征地拆遷補償費用),三級公路每公里補助60萬元,四級公路每公里補助30萬元,等外公路每公里補助2萬元,鄉村道上的危橋拆除重建和新建農村獨立橋梁項目,市財政獎補1000元/平方米。此外,根據當地鄉、村積極性和財力,量力而行、科學有序向上申報建設計劃;充分發揮當地群眾以及各類經濟組織的積極作用,鼓勵和提倡采取義務勞動、個人捐資等形式支援農村公路建設;充分整合利用部門資源,凡已在市交通部門立項列為通村組道路建設計劃的項目,項目所在鄉村要加強與市直有關部門的溝通銜接,積極爭取部門專項資金,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管理不變”的原則,解決配套資金不足的矛盾,合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農村公路建成后,將嚴格按照《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建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分級負責管理,確保農村公路路況良好和安全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