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強調,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開展菜單式、訂單式服務,要“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與科技融合發展”,并鼓勵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那么,如何將優質的服務送到人們身邊?如何讓讀者成為圖書館的主人?下一步,又如何讓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惠及貧困地區?如何提高現代公共文化服務的實際效能?且看——

在石家灣24小時自助圖書館里,人們在閱讀。
服務送到家門口,文化方艙很給力
6月19日上午9時,蘇州市相城區太平街道的十幾位媽媽都推著寶寶往蘇州陽澄湖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園廣場去,廣場上,幾個造型別致、外觀精美的小房子讓娃娃們目不轉睛。房子里,蘇州圖書館的故事姐姐“冰冰阿姨”正準備給寶寶講故事,于是,大朋友和小朋友紛紛投入了冰冰姐姐的懷抱,不時傳出一陣陣甜美的笑聲。
這邊是小孩子的樂園,旁邊,不少爺爺奶奶也卷起了衣袖排起了隊。原來,蘇州衛生學校的志愿者正在另一間房子里現場測血糖、血壓,并進行醫療咨詢。而在其它房子里,幾個年輕人正在體驗數字閱讀;幾位市民正戴著耳機,目不轉睛地觀看3D電影;幾位手藝人則在互聯網銷售平臺前,現場展示著蘇繡工藝……
蘇州市圖書館相城分館副館長周佳說,這些面積約8平方米的小房子,叫“文化方艙”,是蘇州圖書館借助社會力量聯合研制、共同推出的“互聯網+公共服務”移動服務平臺,每個方艙具有不同功能,能夠深入基層,近距離服務百姓?!澳憧?,文化方艙進了太平街道,市民們都不愿意讓它走了!”看到市民的熱烈歡迎,周佳難掩興奮。
蘇州市圖書館館長金德政說,每天上班族要乘車從家到工作單位,學生們要離開家來到學校,市民的流動性決定了閱讀等服務也是流動的。因此,我們也要讓公共服務動起來、將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2014年,蘇州圖書館聯合社會力量設計建造了2輛集裝箱圖書館,1輛專門針對學齡前嬰幼兒的“悅讀寶貝集裝箱”,1輛是針對建筑工人的“工地書屋”。但是,集裝箱的體積較大,又不可拆卸,因此適用范圍受到局限,無法滿足更多地區,尤其是道路狹窄、場地窄小等偏僻區域的需求。于是,今年蘇州圖書館與蘇州鳳凰之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開始致力于第二代方艙的建設。
鳳凰之歌設計總監宋偉介紹,目前共開發了50多種不同功能的方艙,每個艙組裝后占地7.84平方米,具有可拆卸、不同功能艙可自由組合、可因地制宜設置、全面配置互聯網等特點。其中,親子閱讀、兒童互動娛樂、醫療衛生服務、數字文化體驗、“互聯網+”網店、卡拉OK、互動拍照、3D電影等功能艙已經過試用,受到了民眾的積極歡迎。
免費買書免費投遞,一部手機完成借閱
來自西北、在蘇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工作的李女士中午下班后,順道經過石家灣24小時自助圖書館。在取書柜前,她簡單一刷卡,一個取書箱的門便打開了,她取出書,便匆匆回家,把這本科普讀物《什么是什么——動物遷徙》念給孩子聽。
整個取書過程不過十幾秒時間,如此便捷的服務,要歸功于蘇州圖書館的“網上借閱、社區投遞”服務。李女士說,她已經使用“網上借閱、社區投遞”半年多了,最大的感受是方便,“因為平時借書要專門去圖書館不說,在書架上一本本地找書也費時費力?,F在可以用手機直接在‘書香蘇州’客戶端上搜索、借閱,然后選擇就近的地點投遞,一般兩天之內就能拿到書,非常人性化?!?/p>
另外,李女士介紹,“書香蘇州”還有一個“你選書、我買單”的功能。當她在網上檢索某本書,而圖書館還未購置的情況下,她可以使用該功能。當書店工作人員尋找到所需圖書后,會直接為她辦理圖書借閱,并通過“網上借閱、社區投遞”服務平臺,在三天內將圖書送到她選擇的社區投遞點,她也只需要按時刷卡取書即可?!昂芏鄷?,尤其是小孩子的繪本,買不僅不劃算,看完了也沒有更多的作用?,F在圖書館給我們買,還把書流轉起來,很便民、很實用?!?/p>
蘇州市文廣新局局長陳嶸說,如何利用高新技術為讀者提供更個性化、人性化的服務,如何讓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與讀者需求有效對接,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在多方合作下,“網上借閱、社區投遞”的點子應運而生?!熬W上借閱、社區投遞”以蘇州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內全部可借閱館藏為基礎,讀者可隨時隨地通過電腦或手機等終端訪問“書香蘇州”,提出借閱請求,圖書館工作人員找到圖書后,通過物流系統配送到讀者指定的投遞點,同時以短信通知讀者,讀者憑證刷卡取書,還書時就近還到社區分館或者投遞點。簡單來說,市民只需要一部手機或一臺電腦,就能輕松享受到圖書投遞服務。
蘇州郵政局包件業務局局長助理潘守勇介紹,蘇州郵政提供“網上借閱、社區投遞”的物流配送服務,自2014年9月20日正式啟動服務以來,累計配送近3萬次。而每天每個點的配送費用僅在20元錢。
從后臺記錄的數據來看,蘇州圖書館網上借閱社區投遞服務從2014年9月20日啟動,到2015年5月31日,累計借出圖書208130冊次,從最初每天不足百冊增長到現在每天超過2000冊,該數字還在快速攀升;而“你選書、我買單”從4月23日納入到“書香蘇州”,至6月18日,已經累計購書7590冊,購書費30多萬元。
“現在,讀者可以白天上班時借閱,晚上下班時到就近的服務點取書、還書,借書就像下樓取報紙一樣簡單;‘你選書、我買單’則激活了館藏資源的使用效率?!苯鸬抡f,目前蘇州圖書館69家分館中已有51家分館成為投遞點,今年將開通全部分館的投遞服務,此外還有6個24小時服務點,今年還將新增15個24小時服務點,包括10個社區服務點和5個地鐵服務點。
文化方艙“反彈琵琶”,社區投遞提升效能
在許多專家看來,目前在蘇州這樣的發達地區備受歡迎的“文化方艙”,實際上正是彌補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短板和“反彈琵琶”的有力抓手。
《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提出:大力開展流動服務和數字服務,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教授李國新指出,現在我們很多地區就是“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解決不了,許多資源在某一個節點上被卡住了,跟老百姓對接不上?!拔幕脚摗钡某霈F,正是充分利用流動服務和數字服務來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很好途徑。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社科院教授巫志南介紹,在貧困地區,特別是山區,由于人們零散居住,許多地方并不適合建固定設施。這時候就需要靈活、流動服務的方式,在農閑、外地務工人員返鄉等時期,提供錯時服務、定制服務。
“送書下鄉、送戲下鄉等,流動服務我國的確一直在實行,但傳統方式已經和時代不合拍了?!崩顕卤硎?,流動服務需要從內容到形式的全面轉型升級,與現代科技、“互聯網+”深度結合的方艙,就是致力于讓最新的、最有吸引力的、最優質的內容延伸到農村去,能真正提高農民的文化享受水平。
巫志南實地考察后說,文化方艙有50多個功能艙,每個地區可以根據本地需求,從中個性“點單”,有特殊需求還可開發“訂單服務”。另外,可拆卸、大小適宜的方艙也適合農村道路的寬窄和空地的面積,可以靈活組裝、隨地布局,有8平方米空地就可以建立1個艙,大一些就可以用多個組合,不受場地限制。而且,比起固定設施的建設和維護費用,文化方艙的造價和更新成本非常低廉。
最令專家感到欣喜的是,“文化方艙”不是孤立的送服務,而是與解決當地的生產發展結合了起來,比如,“互聯網+”網店的方艙正是建立了一個展示平臺和銷售渠道,能夠協助銷售“藏在深閨人未識”的民間工藝、特色產品,啟發當地的致富思路,帶動貧困地區文化和經濟的發展。
如果說“文化方艙”更大的意義在于補足短板、精準扶貧,“網上借閱、社區投遞”則是基礎鞏固后,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有益之舉。李國新說,“網上借閱、社區投遞”是傳統圖書館和24小時圖書館功能的延伸,發揮了數字圖書館的優勢,又調動了社會力量參與,讓公共文化服務的領域進一步拓展。
巫志南講道,在快遞的沖擊下,郵政在走下坡路,而“網上借閱、社區投遞”給郵政開拓市場“幫了大忙”——郵政的許多增值服務可以搭載這個渠道,跟老百姓的日常需求形成對接。而郵政也給圖書館“幫了大忙”,郵政可以從中獲益,從而能夠最低限度地降低成本,一個社區一天20元錢,幾乎是零成本。然而,最大獲益的就是老百姓,人們隨時可以在家門口的投遞點拿到免費投遞來的書,這在全國是具有開創意義的,值得各個地區借鑒。(鄭海鷗)
嘉興:農家書屋+公共圖書館開啟全民閱讀新旅程
發表時間:2015-07-07來源:嘉興文明網
“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在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說。在他看來,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
“讀書不僅事關個人修為,國民的整體閱讀水準,也會持久影響到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這是李克強總理的看法。他希望,全民閱讀能夠形成一種氛圍,無處不在。
近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提到讀書的重要性。2015年,“全民閱讀”再度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于是,有人說——
在國家領導人的大力提倡和支持下,全民閱讀的春天來了!
2006年,全民閱讀這一理念在中國悄然誕生。如今,它不僅成為日常文化生活中的熱詞,更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助推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讓每個人享有平等閱讀的條件和機會,全國各地廣泛掀起全民閱讀的活動浪潮。
嘉興,也不例外。在農村,為著力解決廣大農民“借書難、看書難”問題,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得到大力推進。今年4月,為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促進互聯互通,提升管理服務效能,《關于推進農家書屋與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資源整合的實施意見》制訂出臺。7月初,市本級農家書屋率先開啟與公共圖書館的資源整合。
農家書屋+公共圖書館,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全民閱讀浪潮中,兩者整合又將激發出怎樣的潛能?

繆家村農家書屋2011年8月建成,與嘉興市各大圖書館聯網,村民們不出村就可以借閱到想看的圖書。(胡凌翔)
農村閱讀的兩大陣地
閱讀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是提高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手段,是激發萬眾創新的源泉,也是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而閱讀量的多寡不僅是個人閱讀習慣的問題,也是閱讀資源分配是否均衡的問題。
2004年,隨著城鄉一體化的推進,嘉興開始把關注的焦點從城市轉向農村,并在文化大市建設行動綱領中明確提出要“加快農村基層文化設施建設”。2007年5月,嘉興率全國之先,以突破城鄉二元結構為出發點,推進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罢鲗?、統籌規劃、多級投入、集中管理、資源共享、服務創新”的總分館建設模式誕生。
2009年4月,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周和平評價嘉興市、鎮、村三級公共圖書館網絡服務體系,讓城鄉居民享有同等文化權益,屬全國首創。同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來嘉興調研,稱贊嘉興市構建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做法是公共文化服務模式的一個創新,值得在全國推廣。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的嘉禾大地,鄉鎮圖書分館已達59個,村(社區)圖書分館已有88個。
7月初,隨著暑期的到來,嘉興市各鄉鎮圖書分館又開始熱鬧起來。在秀洲區新塍鎮、王江涇鎮及油車港鎮,以增進親子互動關系、豐富小朋友課余生活、引導健康閱讀理念為目的開展的“禾禾手工坊”活動,針對4至12歲兒童開展,得到了廣大農村群眾的熱情支持和大力追捧。在海寧市,周王廟分館“夢想加油”親子閱讀活動,營造著濃厚的讀書氛圍?;顒訛槠?個月,內容包括每周邀請專家開展教育輔導、每月組織集體親子閱讀活動及開展主題閱讀交流活動等。
“親子閱讀活動只是我們近年來著力打造的其中一個品牌?!奔闻d市圖書館副館長沈紅梅表示。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構建,不僅在鎮、村(社區)有陣地,還將圖書資源、活動內容帶到基層,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書籍、閱讀所帶來的獨特魅力。
如果說,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是在大時代背景下,順應嘉興建設要求和百姓文化需求而推出的具體舉措的話,那么2007年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的農家書屋工程,則成為解決廣大農村群眾閱讀難題的又一重要探索。
作為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全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五項重大工程之一,農家書屋工程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落實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的重要內容。工程旨在普及科技知識、傳播先進文化、提供精神食糧、體現人文關懷,滿足廣大農村群眾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方面文化消費需要,保障廣大農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
2011年底,嘉興所有行政村全面建起農家書屋,并按照相關要求,每個農家書屋面積不少于20平方米,基本閱覽設備齊全,配備可供借閱的實用圖書不少于1200種、1500冊,報刊不少于20種,電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種(張)。
資源整合的時代選擇
退休教師王曹明是南湖區余新鎮農莊村農家書屋的兼職管理員。自打書屋建立以來,他便來到了這里。每天除打掃書屋、擦拭桌椅、整理書架外,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將借閱圖書情況登記在冊。
“這兩年來借書的人明顯比前兩年多了。寒暑假期間,這里也成為孩子們常來的地方?!蓖醪苊鹘榻B說。他所在的農家書屋也是該村唯一一個可以借閱圖書的地方,現有書籍7000多冊,包括文化、少兒、科技、綜合等各個類別,另外還配有3臺電腦、20多種報刊和105種電子音像制品。
與公共圖書館注重體系建設、服務效能不同,農家書屋更為注重扎根農村。行政村全覆蓋的建設規模,也讓農家書屋成為我市在農村推廣全民閱讀活動的重要據點。
“為讓農家書屋真正變成豐富農民群眾業余生活的文化陣地,我們進行了諸多探索和嘗試。近年來,以農家書屋為載體,我們更連續開展了農民講書大賽、讀書講座進農家、農家書屋社會實踐等針對農村群眾的閱讀活動?!笔形幕中侣劤霭嫣幪庨L孫文波表示。農家書屋在促進農民以書為友、與技結伴,加快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等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不容忽視的是,農家書屋在建設和管理中依然存在著專職人員缺乏、書籍更新緩慢等問題?!叭绻皇谴舜钨Y源整合工作的實施,我們也打算適時推出一系列完善管理、提升效能的切實舉措?!睂O文波表示。農家書屋與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資源整合是一種“雙贏”的選擇。一方面,它將進一步激發農家書屋在農村的潛能和活力,讓它真正成為老百姓的“精神糧倉”;另一方面,它也將打通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末端“癥結”,很好地完善現有的服務體系。
“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我們清晰地意識到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在延伸到村(社區)這一級時,更應該注重因地制宜,而不是盲目擴張?!鄙蚣t梅表示。于是在實現全市公共圖書館鄉鎮分館全覆蓋后,村(社區)圖書分館的建設步伐顯得格外穩健,始終堅持著“有條件先建、無條件待建”的原則。這也是近年來,我市村(社區)圖書分館并未“遍地開花”的重要原因。在她看來,此次農家書屋與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資源整合也將是打通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契機。農家書屋納入村級圖書流通站這一體系,也將讓我市圖書流通站總量刷新為940個。
據介紹,目前,作為整合工作實施牽頭方,嘉興市圖書館正組織相關人員,對市本級農家書屋進行實地考察。下一步,農家書屋圖書自動化管理系統將建立并運行,各地農家書屋所藏圖書也將按照《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圖書著錄標準》等國家標準統一分編加工,建立一書一碼的書目數據庫。
全民閱讀的全新旅程
今年8月底前,全面推進全市農家書屋與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資源整合,建立農家書屋圖書自動化管理系統,實現與公共圖書館業務管理系統互聯互通,紙質資源的通借通還和數字資源的共享共用,切實解決農家書屋資源少、更新慢等問題;
到2016年底,全面建成網絡覆蓋城鄉、業務統一規范、運行保障完善、效益顯著提高的農家書屋與公共圖書館資源整合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水平;
這是《關于推進農家書屋與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資源整合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的目標任務。以人民為中心、以基層為重點,創新文化體制機制、加強統籌管理、整合系統資源,發揮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國家示范項目優勢,我市將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據了解,作為獨立的圖書館業務管理系統,農家書屋圖書自動化管理系統將以“聯邦制”形式整合到現有的公共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平臺上,從而既保持人、財、物及管理運行的相對獨立,又能實現相互間數據交換。在管理上,則將推動農家書屋與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標準化建設,實現統一采購、統一編目、統一配置、統一開放時間和統一服務標準,從而提高管理服務水平。日常管理工作由各村文化專職管理員承擔,市、各縣(市)公共圖書館負責對管理員進行圖書館業務輔導、專業培訓等工作。
與此同時,此次整合還將著力建設農家書屋業務終端。配備符合技術要求的智能移動終端,按要求集成農家書屋移動客戶端APP,并租用網絡進行安裝調試與維護,實現借書、還書、辦證等操作,提供無線上網服務,倡導數字農家書屋建設。嘉興數字圖書館、移動圖書館的數字資源還將為所有農家書屋共享使用。
“整合后,農家書屋每年購書經費將納入各公共圖書館,由他們根據需求完成新書挑選,新購圖書的編目管理等繼續進入農家書屋系統?!鄙蚣t梅表示。農家書屋還將進行業務考核。開放服務正常、社會效益良好的農家書屋,經考核后可成為各公共圖書館的村(社區)分館,不能正常開放或社會效益不理想的農家書屋則將進行整改,努力提升服務效能。
“近年來,業界關于農家書屋與公共圖書館共同發展、協調發展和融合發展的探討并不少見,但以切實舉措推進兩者整合的并不多。從一定層面上,嘉興對兩者進行的資源整合工作可以說是全方位、多層次的?!笔形幕瘡V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陳云飛表示。此次整合也將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探索路徑、積累經驗、提供示范。
農家書屋+公共圖書館,我們可以預見——
未來,在農家書屋里,管理員再也不用手寫圖書借閱記錄,自動化管理系統將讓操作更為簡便;未來,在農家書屋里,只要憑借市民卡,可以借閱的不僅是眼前書架上的書,還有全市各公共圖書館里的書;未來,在農家書屋里,無線上網服務將讓世界走到眼前,數字圖書館、移動圖書館的海量資源將輕松握在手中。
徜徉浩瀚書海,觀大千世界、品人生百味,全民閱讀的夢將不再遙遠。